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久久热,小柔在公厕被灌满jing液,寡妇被老头添一夜

官方微信微官網
您當前位置: 首頁 >關于集團 - 關于集團

溫州推進大投資的做法與經驗

溫州推進大投資的做法與經驗

作者: 編輯:本站 發布時間:2012-09-21 16:55:01 點擊數:11404

溫州推進大投資的做法與經驗

 

高佃恭

 

關鍵詞: 溫州模式 投資增速 科學發展觀 投資率 推進經濟 

內容摘要: 改革開放之初,溫州各級政府在經濟領域實行無為的政策,發揮民間的活力優勢,這是過去“溫州模式”的真諦和本質內涵。溫州確定了加快投資首先要建設公共服務型有為政府,以政府轉型推進經濟社會轉型,提升公共品供給和公共服務能力。

發展視野

改革開放之初,溫州各級政府在經濟領域實行無為的政策,發揮民間的活力優勢,這是過去“溫州模式”的真諦和本質內涵。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政府就在自己該有為的領域有所作為。溫州確定了加快投資首先要建設公共服務型有為政府,以政府轉型推進經濟社會轉型,提升公共品供給和公共服務能力。

2011年,宏觀經濟環境極其復雜,溫州卻實現固定資產投資達1751.52億元,增長89.2%,投資增速和投資率全國領先。分析和總結加快投資的經驗對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有著積極的意義。

溫州發展再提速的基本情況

改革開放之初,溫州人大膽創新,敢闖敢拼,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確立的“溫州模式”對全國經濟發展都具有典型示范意義。

“十二五”以來,溫州發展再次提速。溫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把強化投入作為“十二五”推進溫州轉型發展的戰略主攻方向,深入地實施了擴大投資的一攬子方案。實施一年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體上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2011年全市限上投資總量從上年末的浙江省第七位上升到第四位,增速第一;城鄉基礎設施投資1365億,是過去五年的1.8倍。大投資帶動了一批大項目的實施,加快了民生事業發展。推進大投資取得了明顯成效。

溫州實現投資增速的主要做法

投入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推動力。溫州市采取了系統的一攬子的推進方案,有效地推進了大投資目標的實現。

(一) 制定拉高投資率的奮斗目標,投資率是反映國民經濟核算中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的指標,投資率變化與經濟增長的速度呈較明顯的正相關關系,溫州在制訂中長期發展規劃和計劃中大幅度提高投資率的計劃值

溫州市規劃“十二五”期間每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率要達50%以上。2011年,溫州市委考核各縣(市、區)領導班子一票否決的主要內容就是投資率必須達到50%2012年,加碼到60%。發展改革部門將中遠期投資目標分解到各縣(市、區)和市級部門。在具體項目上,突出地方產業特色和年度工作重點,計劃安排重點工程建設投資計劃65億、工業性投資計劃100億元、城市建設類投資計劃205億元、農房集聚改造投資計劃30億。

(二)統籌兼顧,全面實施推進大投資的一攬子方案

加快推進城市化。制訂了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奮斗目標,圍繞中心城市和“1650”大都市區建設,統籌區域城鄉,打造全域發展新平臺。抓住一批城市功能區和城市發展重點項目建設,全面拉開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和基礎設施能級,解決與周邊地區的互聯互通問題;推進產業發展平臺建設。加快建設一批現代產業園區與開發區、撤擴并以后的中心鎮工業功能區和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新的空間和載體;推進“十大民生工程”建設,加大教育、衛生、體育、養老等公共事業投入,強化基本公共品供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升城市形象。

(三)創新體制,為大投資創體制機制新優勢

調整行政區劃。為了構建大都市區空間布局結構和相應的體制機制支撐,及時調整行政區劃。全市鄉鎮從原來290個,減為126個;創新投融資體制。發揮規劃是第一財政的作用,強化城市經營和土地開發,加強銀企合作,用好現代投融資工具,拓寬民資進入渠道,加強招商引資工作,聚民資、招央企、引外資。2011年以國資公司為載體搭建政府投融資平臺,組建了14家國資公司;新增上市企業2家、村鎮銀行3家、小額貸款公司23家;啟動市城投集團12億元7年期保障房債券審核工作;與央企合作意向18個,總投資484億元;理順土地要素保障機制。首先,多渠道爭取,緩解用地指標緊缺和占補平衡問題。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新增鎮土地流轉服務站15家、新增農村土地流轉面積2.4萬畝。

(四)加強管理,打造服務型有為政府

建立健全投資考核機制。研究制定了《考績法》、《領導干部績擢法》,《2011年度中心鎮、都市型功能區、市區街道考核辦法》、《市本級單位投資考核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投資考核辦法。將投資工作與干部任用提拔掛鉤“一票否決”,明確50%的投資率沒有達到不能評先;建立健全督查協調機制。為抓落實、保進度,組織“互看互學”,每年兩次分上半年、下半年由市委陳德榮書記親自帶隊,組織溫州市委市府領導班子和各縣(市、區)黨委書記、行政首長到各地現場查看、聽取匯報后,對比、點評并提出具體要求。

溫州投資增速的主要經驗和啟示

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唐經濟圈的發展,還是振興東北、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每個區域的大建設大發展都是由大投入支撐的。從溫州的發展情況看,凡是投資率高的時期,也是發展速度快和水平高的時期,擴大投入是領先全國、爭創一流的根本動力,這是溫州投資增速的主要啟示。

(一)抓轉型發展就是要抓提高投資率

投資、消費、出口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是有機聯系的整體,只有投入的快速增長,才可以保障轉型發展的強大動力。只有提高了投資率,加大了公共品的投入,才能保障公共服務供給,改善生產生活環境,不僅提高民生滿意度,還檢驗各級干部能力水平,實現政府轉型、經濟轉型和社會轉型。

(二)抓投資主要是圍繞解決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難題

“十一五”末期,擺在溫州百姓面前的主要難題有二,一是擴大再生產難。“十一五”末期投資環境差,本地土地要素極其稀缺,每畝工業用地也動輒上百萬元,約5000億元民間資本找不到有效投資渠道;生產性企業低小散,工業經濟增長動力不足。二是生活幸福感不高。由于在公共產品領域的投入不足,城市環境不佳,老百姓對公共品消費滿意度非常低,上學難、看病難、安居難、行路難、停車難、環境臟亂差等問題都很突出。滿足人民的需求就是投資和改革發展的方向,溫州下定決心強化政府主導性投入、改善投資環境、加快推進城市化、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提升投資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生產生活需要。

從溫州推進投資的經驗可以看出,科學判斷形勢,并不斷加強有為政府自身建設,按照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辦事,是海南加快投資實現跨越發展的主要思路。 (作者單位:海南省發改委)

 

上一篇:借力西博會 宜賓四年“淘金”逾千億 下一篇:世界各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經驗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