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創新層”將成“小創業板”
新三板“創新層”將成“小創業板”
作者:董佳林
編輯:本站
發布時間:2015-12-07 17:04:35
點擊數:9675
正如市場的預期一樣,11月20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新三板的分層管理制度明確提上了日常工作議程。根據《意見》第四部分的規定,新三板市場將針對掛牌公司差異化特征和多元化需求,實施市場內部分層。現階段先分為基礎層和創新層,逐步完善市場層次結構。
最近一年,隨著新三板市場的飛速發展,新三板市場的規模急劇擴大,至目前為止,新三板掛牌公司的數量已超過4000家。而在新三板市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掛牌公司良莠不齊的現象十分明顯。因此,對新三板市場內部進行分層管理的要求也是越來越迫切。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意見》將新三板市場的分層管理正式提了出來。
對于新三板市場來說,推出分層管理的意義是十分明顯的。在分層管理的情況下,一些好的公司會進入“創新層”,而業績平庸,企業發展缺少成長性的公司則進入“基礎層”。經過這樣的分層之后,正如《意見》所提到的,可以降低投資人信息收集成本。這實際上也就是方便了投資者,為投資者指明了投資的方向。同時也可以增加新三板市場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引來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參與到新三板市場中來。
當然,在新三板市場實行分層管理也是有利于留住好的掛牌公司的。如果沒有分層管理,將好的公司與差的公司混雜在一起,對于一些好的公司來說,這是一件很委屈的事情。特別是在輿論方面一直呼喚轉板機制的情況下,好的公司難免有強烈的轉板意愿。但通過內部分層,將好的公司歸結到一起,讓它們的價值在“創新層”得到體現,讓這些公司的融資不再困難。并且通過《意見》所指示的“大力發展和培育機構投資者隊伍”,賦予“創新層”掛牌公司以較好的流通性,這樣即便是PE機構或者掛牌公司高管持股的套現也都不再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掛牌公司的轉板意愿就會大大減弱。因此,“創新層”有利于為新三板市場留住好的企業,這對于新三板市場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好的企業都轉板到創業板或主板市場去了,新三板就只能淪落為垃圾板。
不僅如此,在新三板市場實行分層管理的情況下,也有利于激發停留在“基礎層”掛牌的公司。對于這些在“基礎層”掛牌的公司來說,它們有了最為現實的目標。這也使得這些公司有了上進的動力。因為一家企業,如果長期在“基礎層”滯留的話,就有可能被市場所遺忘,甚至根本就無法在市場上進行融資。進一步講,甚至不排除從新三板市場退市的可能性。畢竟在分層管理的背景下,投資者更愿意把目光投向“創新層”。所以,企業如果不想被拋棄,就必須迎頭趕上。因此,分層管理對于那些業績平庸的公司也可以起到鞭策作用。當然,對于那些甘于平庸的公司,留給它們的將會是新三板市場的退市制度了。
因此,新三板市場的分層管理制度明顯有將“創新層”打造成“小主板”、“小創業板”之意圖,是新三板市場的“精華層”。可以預計,新三板市場的各項創新制度也都會從“創新層”率先推出。如儲架發行制度與授權發行機制,這都將極大地方便“創新層”掛牌公司的再融資。加上“掛牌公司持續融資,可自主決定發行時點和發行方式”,這使得新三板“創新層”對于掛牌公司的魅力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了創業板與主板。這也正是新三板“創新層”有望叫板主板以及創業板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