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行三會改革思路出爐 多重發力資本市場
2014年一行三會改革思路出爐 多重發力資本市場
作者: 編輯:本站 發布時間:2014-01-23 14:40:36 點擊數:10872
截至
一、央行:強調2014深化金融改革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2014年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繼續擴大人民幣的跨境使用,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努力在金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實現新的突破。
1.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
2.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努力在金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實現新的突破。
3.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
4.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促進金融市場深化發展。
5.深化外匯管理重點領域改革,切實防范跨境資金流動風險。
6.加強金融風險監測、排查和監管協調,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7.扎實推進金融服務現代化,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和管理水平。
8.深入參與國際經濟金融政策協調和規則制定,增強我國的國際地位和話語權。
二、銀監會:明確2014年四大任務將啟動民營銀行試點
深入推進銀行業改革開放、切實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隱患、努力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加強黨的領導和隊伍建設為2014年銀行業監管工作重點。
1.在深入推進銀行業改革開放方面,擴大銀行業對內對外開放。對外方面,探索逐步放寬外資銀行進入門檻、經營人民幣資格條件以及分行營運資金要求,進一步支持上海自貿區和金融改革試驗區的銀行業改革。
2.對內方面,拓寬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渠道和方式,一方面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現有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重組改制,另一方面試辦由純民資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切實做好試點制度設計,強調發起人資質條件,實行有限牌照,堅持審慎監管標準,訂立風險處置安排。試點先行,首批試點3至5家,成熟一家批設一家。
3.在切實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隱患方面,將緩釋平臺貸款風險;嚴控房地產貸款風險;防范和化解產能過剩風險;防范理財、信托、小額貸款、融資性擔保等四種業務風險;緊盯流動性風險;謹防信息科技風險;盯防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
4.在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方面,通過盤活信貸存量,用好資金增量,改善服務質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貸款使用效率,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5.加強黨的領導和隊伍建設方面,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落實好中央對金融工作的各項要求,不斷提升為民監管、為民服務的能力。
三、證監會:要求推進監管轉型更好保護中小投資者
(一)推進監管轉型要實現“六個轉變”:
1.監管取向從注重融資,向注重投融資和風險管理功能均衡、更好保護中小投資者轉變。
2.監管重心從偏重市場規模發展,向強化監管執法,規模、結構和質量并重轉變。
3.監管方法從過多的事前審批,向加強事中事后、實施全程監管轉變。
4.監管模式從碎片化、分割式監管,向共享式、功能型監管轉變。
5.監管手段從單一性、強制性、封閉性,向多樣性、協商性、開放性轉變。
6.監管運行從透明度不夠、穩定性不強,向公正、透明、嚴謹、高效轉變。
(二)監管轉型的主要任務:
1.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備案登記等事項。
2.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
3.確立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
4.理順監管與執法的關系。
5.強化派出機構職責。
6.促進證券期貨服務業提升競爭力。
7.提高稽查執法效能。
8.推進資本市場中央監管信息平臺建設。
9.建設法律實施規范體系。
四、保監會:2014年拓寬資本補充渠道壽險擴大費率市場化范圍
1.今年監管工作關注的重點:防范滿期給付和退保風險、償付能力不足風險、流動性風險、資金運用風險。
2.今年將針對重點公司、重點業務、重點環節,開展風險排查,加強監測預警。盯緊分紅公布期、集中給付期等敏感時點,落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和風險響應制度。研究制定保險公司資本補充管理辦法,拓寬資本補充渠道,建立資本分級制度,完善資本補充制度體系。
3.站在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推進保險業服務體系改革創新。當前重點是在巨災保險、農業保險、商業養老和健康保險、責任保險等領域取得新進展。在巨災保險方面,協調財政部及相關部委制定建立中國巨災保險制度的實施方案,爭取國家巨災保險政策支持。在壽險業改革方面,今年將擴大費率市場化的改革范圍,啟動分紅險、萬能險費率形成機制改革,力爭年底前實現人身險費率形成機制的全面市場化。
(據1月22日中國新聞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