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行獲準在上交所發債 債市互通互融取得實質進展
國開行獲準在上交所發債 債市互通互融取得實質進展
作者: 編輯:本站 發布時間:2013-12-26 16:33:43 點擊數:10957
近期,經人民銀行和證監會批準,國家開發銀行到上海證券交易所試點發行政策性金融債,首批試點額度300億元。
一、發行意義
1.有利于國開行利用交易所多元化的投資者優勢,探索多樣化的發行渠道,豐富投資者群體。
2.國開行具有準主權信用,信用等級高,在交易所市場發行可滿足廣大中小投資者的投資需要,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
3.有利于發揮交易所價格形成機制透明、高效的特點,有利于促進債券收益率曲線的完善,推進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
4.通過國開債試點發行,有利于為今后其他政策性金融債和各類債券品種跨市場發行交易積累經驗,打好基礎。
二、債券特點
1.品種齊全,二級市場流動性高。截止2013年11月底,國開債余額為5.67萬億,占銀行間債券市場比例為20%。國開債也是銀行間債券市場最為活躍的交易品種之一,2013年1至11月,國開債現券交易量為7.58萬億,占銀行間現券交易量的21%,國開債收益率是銀行間債券市場最為重要參考收益率之一。
2.國開債的市場創新走在行業前列,是債券發展創新的見證。在中國債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事件中,幾乎都有國開行的身影,從早期的浮動利率債、選擇權債,到近年的首筆信貸資產支持證券、首筆境內美元債,再到最近獨創的“福娃”和F4基準債等,無一不是重大的產品創新和機制創新。此外,國開行在國際債券市場也非常活躍,1996年起陸續發行了武士債、揚基債、全球美元債和全球歐元債。2007年,國開行是內地金融機構中首家赴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已累計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235億元,是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規模最大、品種最全、創新最多的內地金融機構。
3.國開行具有準主權信用,國際評級機構對國開行的信用評級與我國主權評級掛鉤。經國務院批準、銀監會批復,國家開發銀行2015年底之前發行的金融債券風險權重為0%,直至債券到期,并視同政策性金融債處理,顯示國開債作為準主權信用的債券品種的地位進一步強化。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個人購買國債和國務院批準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可按相關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
三、發行模式
國開債的發行上市制度整體上比照國債執行:一是國開債在上交所采取公開發行的方式,通過組建承銷團招標發行。國開行可根據市場需求安排部分債券向社會公眾投資者發行。債券發行后在中國結算上海分公司登記托管。二是國開債在上交所交易系統上市交易,凡上交所債券市場各類投資者均可參與二級市場交易。三是國開債可作為交易所質押式回購的質押券,標準券折扣系數比照國債執行。此外,上交所、中國結算高度重視國開行到上交所的發債工作,成立了專題工作小組,針對國開行的發債需求,制定了專門的業務規則和流程,并發行繳款后第二日安排國開債上市交易。此外,還完善了上交所債券招標系統功能,為國開債招標發行提供技術支持。招標系統支持債券招標和分銷業務,可安排多期債券同時招標,招標方式包括美國式、荷蘭式等,今后上交所市場各類債券可利用該系統招標發行。后續,上交所將會同市場機構一起,在國開債的產品創新、二級市場交易方面做好工作。(來源:上海證券交易所)